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构 > 区域协作促进司 > 特殊类型地区帮扶

多业协同聚合力 全域联动促增收

日期:2024-09-23 作者:湖北省农业农村厅 来源:区域司协作处 【字号: 打印本页
 

  湖北省竹山县抢抓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革命老区乡村振兴项目建设机遇,锚定“数智龙井·共富茶香”目标定位,4000万元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为杠杆,带动整合社会资本多元化投入,深化多业协同发展,优化空间布局,完善产业体系,拓增收渠道,建立联农带农机制,绘就了一幅村美业兴民富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一、突出互联互通,优化多业协同空间布局。立足项目实施区域资源区位优势,坚持以茶产业为主线以循环农业为特色、以文旅融合为补充,着力打破区域边界限制,连通“两园三产四村”,构建“一核引领、全域联动、跨域共建”的区域发展空间布局。畅通两个园区。加强交通“硬连通”设施建设,利用项目资金990万元提档升级产业路5.3公里,新建游步道1.5公里、骑行驿站9处,把龙井省级乡村振兴产业园、省级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工业园关联成线连为一体。连接三个基地龙井生态高效茶园、公平桃园、东方希望生猪繁育基地串珠成线,构建山上茶园果树山间茶歇观景山下产业成链的立体产业布局。辐射四个村落。通过产业提质增效、基础设施配套、人居环境整治等项目建设,把项目实施区域4个村连接成,形成跨域共建、产业相融、要素互动的联动发展格局。

  二、围绕强链补链,完善多业协同产业体系坚持“三产融合、多业协同、链式发展、连链成片”发展思路,做强产业链条推动各产业板块有机融合、相互促进,形成各成链、多业协同的产业体系。打造全产业链条流转茶园4500亩,构建茶种质资源培育、茶园智慧化管理、茶叶采摘加工、茶产品系列开发、茶文化打造全链条产业体系,年产干茶90余吨、创收3500万元。建东方希望生猪繁育基地污粪综合利用系统,将生猪繁育基地产生的废液通过环保处理,用于茶园果园灌溉施肥,形成现代化的循环养殖产业链。做足大融合文章。借助彩票公益金项目,统筹整合资金1025万元实施环境美化提升工程,打造“一户一景、一村一画”绿美景区,推动农文旅三产融合发展,培育农业观光、红色旅游、农事体验、乡土美食等新业态,形成集历史传承、赏花观光、体验采摘、休闲垂钓于一体的特色精品旅游线路。五福龙井获评国家3A级景区,2023年吸引游客30余万人次、创收1100余万元。搭建数字化平台。建设以茶园智能灌溉管理中心和智慧茶园数字管理、茶叶品质溯源、电商直播综合服务平台为主的“产业大脑+数字工厂”,推动各业态、业态内部各环节精准高效协同,实现农业气象、土壤墒情、病虫害、水环境等信息实时监测,物流配送、用工需求、公共服务等要素一网配置。

  三、聚焦联农带农,拓展多业协同增收渠道。积极探索更加紧密高效的联农带农机制,帮助群众多渠道、多元化增收,努力实现共同富裕。多岗位就业。通过多产业协同发展,将园区企业固定就业和茶园、桃园季节性就业,以及旅游、电商、民宿、农家乐等钟点式灵活就业有机结合项目实施范围内劳动能力农户1465户总计6157人全部实现就近就业,户均年增收3.5万元。多平台创业。通过出台金融和创业扶持政策,全产业链发展农旅等主导产业,孵化和培育第三产业新业态,鼓励和引导群众围绕主导产业创业增收。项目实施以来累计培植钓场、农事体验馆等各类主体80余家。多渠道分红。组建龙井村茶产业专业合作社,鼓励引导农户以土地、茶园、房屋、资金等多元化方式入股,由村集体牵头,实行规模化、市场化经营,农户出租土地得租金、入股分红得股金。目前,项目实施范围内已建成县级农业专业合作社15家,带动农户150户年均分红28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