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构 > 区域协作促进司 > 区域发展

优势互补 合作共赢 三省一市协同推进长三角农业农村一体化发展

日期:2024-09-23 作者: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等 来源:区域司区域处 【字号: 打印本页
 

  近年来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以下简称“三省一市”)农业农村部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扣“一体化”和“高质量”要求,不断探索完善工作机制,强化政策协同、工作协同和发展协同,共同推动长三角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一、不断完善一体化发展工作机制

  聚焦长三角地区农业农村一体化发展重点工作,三省一市联合签署《长三角农业农村一体化发展备忘录》,加快构建跨区域协调体系、重难点问题联合攻关机制、多领域信息共享机制。先后签订长三角地区农作物品种一体化管理、长江禁渔水上联合执法、农产品产销一体化发展、农业重大病虫疫情联防联控等一系列合作协议每年召开三省一市农业农村厅长(主任)座谈会,建立长三角农业农村部门联络员会议机制,定期沟通信息、推进工作、交流经验着眼全域化、制度化、常态化,先后组建长三角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一体化监管“菜篮子”主要农产品稳价保供农产品市场营销乡村休闲旅游推介美丽乡村联合建设乡村振兴人才农业科技协作等多个工作小组共同建立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联盟、绿色食品产业服务联盟、绿色农产品服务中心、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联盟、农业创新赋能联盟

  二、协同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三省一市农科院联合成立“长三角乡村振兴研究院”,整合各方在学科、成果、人才以及科技服务等方面优势资源,围绕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相关问题、共性技术难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乡村振兴示范样本打造等开展紧密合作。探索建立长三角农业科技成果交易平台成立由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等9所高校组成的长三角高校联盟农业技术转移服务平台,开展联合攻关,共破技术瓶颈。浙江省农科院联合上海市农科院等单位,完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长江中下游水稻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项目,水稻亩均增产超过50公斤,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30%以上,亩节本增效150元以上。

  三、协同推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比较优势,协同优化乡村产业布局,推进跨区域粮食储备基地、供沪蔬菜基地、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提升长三角农业产业发展分工协作水平安徽通过特色产业发展和供应基地建设逐步提升农产品标准化、专业化、产业化、精品化水平,全力建设长三角的“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充分发挥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浙江农业博览会、长三角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洽谈会、农业科技成果交易会等平台作用,推广长三角特色优势农产品。2023年第五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期间,三省一市茶叶生产经营企业订单意向交易金额超亿元。第23届中国安徽名优农产品暨农业产业化交易会在上海举办,现场签约招商引资项目282个、金额1106.3亿元,其中来自长三角地区的投资金额达到近700亿元,超过总投资额的60%。

  四、协同推进涉农管理与服务

  三省一市共同起草《长三角地区食品和食用农产品安全追溯》通则部分,确立信息追溯通用技术要求和遵循原则。协同推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亮证行动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案件移送、案情通报、协查办案等各方面跨省域执法合作机制。推动农机监理信息共享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区域统一探索开辟跨区域急需适用农机鉴定绿色通道联合签署《外来物种入侵联防联控机制建设工作备忘录》,提高跨长三角区域外来入侵物种的防控灭除和生态修复效能。加强迁飞害虫的阻截与防控,推动信息共享、早发现早预防,有效控制区域性爆发流行的风险。2024年5月,省域无纸化动物检疫证明实现长三角地区互通互认。

  五、协同推进资源生态保护

  建立长江口水域非法捕捞专项整治联席会议机制,联合开展专项执法检查、跨省市停泊渔船协同监管和重大违法案件查处联合会审,严查严打渔业违法违规行为,推动省际间联合执法、信息共享、案件协查、渔船协管。联合开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监测调查东海渔场主要经济品种渔业资源,共享渔业资源动态监测数据,为东海渔场入渔总量控制提供决策依据。加强环太湖、千岛湖等省际毗邻流域的农业水环境协同治理,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嘉善片区累计完成9个镇(街道)173个“污水零直排区”建设,4个出境断面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

  六、协同推进和美乡村建设

  充分发挥先发优势,通过多层次开展理论研讨、经验交流和举办工作现场会等形式,借势借力总结推广“千万工程”经验。推动建立长三角协同深化“千万工程”体制机制,强化统筹协调、定期会商和分工协作,研究制订《长三角和美乡村建设导引(试行)》,推动长三角全域和美乡村联创联建、共建共享。以省际毗邻区为重点,整合乡村旅游资源,联合规划建设和发布“吴根越角”“田园五镇”等一批跨省域美丽乡村风景线,推动风貌协调、产业互促、资源共享、活动联办。安徽省推出一批“徽字号”精品线路,打造100个精品主题村、100个特色美食村、100条旅游风景道、100家“后备箱”工程基地成为长三角广受欢迎的后花园和旅游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