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构 > 区域协作促进司 > 东西部协作

加强统筹协调 聚合资源力量 推动新阶段沪滇协作持续深化

日期:2024-09-23 作者:上海市政府合作交流办 来源:区域司协作处 【字号: 打印本页
 

  上海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关于深化东西部协作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始终牢记“国之大者”,坚决扛牢政治责任,与云南省携手,同向发力、同题共答,推动沪滇协作持续深化。

  一、坚持不懈强化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始终将东西部协作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实持续高位推动,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亲力亲为,每年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市对口支援与合作交流工作领导小组全体会议,专题研究沪滇协作帮扶事项,部署推动重点帮扶任务;每年率党政代表团赴云南省调研对接,召开联席会议,共商协作举措;亲赴基层一线开展考察调研,了解帮扶项目推进情况,研究解决工作困难问题,推动帮扶工作落地落实。持续压实责任,优化完善全市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组织架构,各区、职能部门、前方工作机构在市对口支援与合作交流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分工协作、各负其责,凝聚工作合力。坚持用好月调度、季例会、考核评估等机制,压实各级各部门帮扶责任。动员上海市民营企业、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沪滇协作,形成全市一盘棋帮扶工作格局。持续加大投入,组织上海16个区与云南省88个脱贫县开展携手促振兴行动,组织街镇、社区(村)、企业和社会组织与脱贫村开展结对帮扶。每年投入援助资金超过43亿元,90%以上投到县级以下,坚持向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倾斜,助力脱贫成果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

  二、坚持不懈促进产业双向协作。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重中之重的重要指示精神,持续深化产业协作、促进互利共赢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加强协同,落实国家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战略,与云南省共建河口、磨憨、瑞丽三个口岸经济合作区,派驻专业建设运营团队,搭建跨境金融商贸服务平台,开通“沪滇·澜湄线”国际货运班列,促进边境贸易发展。在推动产业协作上加强互动,深化“四个+”协作模式,以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总牵头,布局打造“1+16+N”沪滇共建园区体系,共建产业园区90个。光明食品集团、上药集团等在云南建设高品质、规模化的园区和基地,杉杉锂电、闻泰科技等企业一批十亿元以上大项目落地昆明、曲靖等地,提供高质量就业岗位。支持发展特色产业上加强投入,每年协作资金投向产业领域超六成,围绕“云花”“云果”“云茶”“云咖”等特色产业,打造鹤庆万头奶牛生态牧场、昭阳万亩苹果基地、保山精品咖啡庄园等一批种养、加工、储藏、保鲜基地;完善产业配套设施,建设产业道路、水利设施、仓储冷链。引入上海企业实施自然能提水项目130余项,帮助69万余人实现安全用水,覆盖47万亩农田、95万头牲畜的生产用水,“荒山坡”变成“高产田”。在扩内需促消费上加强对接,做好“土特产”文章,建设32个供沪蔬果基地及37个盒马村、多多农园等,推动标准前置和附加值提升,持续打造“百县百品”,连续6年举办上海对口地区特色商品展销会,“单品造节”帮助孟连牛油果、云南小粒咖啡等进入北上广,云南文旅产品畅销长三角。每年采购、帮助销售云南农产品100亿元以上。

  三、坚持不懈增强当地群众获得感。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着力补齐民生短板的重要指示精神,持续深化教育医疗帮扶。着力提升服务水平,深入开展“组团式”帮扶,上海40所高中、职高和37家三级医疗机构尽锐出战,在大关县、墨江县探索东西部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帮扶联动,在其他县推进“大组团”链接“小组团”,提高“一县一学校、一县一医院”帮扶效果着力找准帮扶重点,坚持“一校一策、一院一策”,帮助打造规范化教科研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升学率、一本率,帮扶的27所县高中本科上线率同比提升10个百分点;重点建设特色学科,开展多项新技术、新疗法,完成多个“首例”手术,37所结对帮扶的县级医院全部通过二级甲等医院评审,祥云县人民医院晋级三级乙等医院,迪庆州人民医院建设成为涉藏地区的区域医疗中心。着力强化培基固本,开展带教、结对、培训和远程教学、会诊等,选送业务骨干到上海研修培训,依托“互联网+”开展远程教学和会诊,院士、名医、名师亲自指导,培养“带不走”的人才队伍,推动优质教育医疗资源下沉共享。

  四、坚持不懈规划建设和美乡村。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多样化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注重规划引领、基建先行,规划建设沪滇协作示范村100个,开展上海规划师、设计师、建造师“三师彩云行”活动,推广东部乡村振兴经验。国盛、华建、经纬、同济等团队参与丙中洛、雨崩村、哈尼梯田及洱海整治等规划支援,项目区水、电、路、房、网等基础设施改造,两污治理、农村改厕效果显著。注重文化赋能、保留肌理,尊重群众意愿和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打响民族文化品牌。勐腊县城子村打造“一户一庭院、一户一花园”,威信县庄子上村依托扎西会议红色资源,打造“党性教育必来、周末家庭要来、四方游客想来”红色旅游精品村。注重各方参与、有序运营,帮助引入农文旅企业和“乡村振兴运营师”,找好乡村旅游“新风口”,让群众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携手星巴克和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打造普洱“共享价值·美丽星村”,探索“共管共治共富”新模式;丽江玉湖村以党建为引领,全体村民参与文旅开发公司运营,多渠道增加群众收入。